電鍍工廠排出的廢水和廢液中含有大量金屬離子如:鉻、鎬等,含酸,含堿,一般常含有有機添加劑。金屬離子有的以簡單的陽離子形式存在,有的則以酸根陰離于形式存在,有的以復雜的絡合離子存在。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劑分離廢水中有害物質的方法。最常用的交換劑是離子交換樹脂,樹脂飽和后可用酸堿再生后反復使用。離子交換是靠交換劑自身所帶的能自由移動的離子與被處理的溶液中的離子通過離子交換來實現的。
植物除臭劑采用植物提取技術,在多種植物的根、莖、葉和花果中提取有效成份,在射線作用下產生的作用力,提高植物液活性,能與各種有害、異味分子迅速發生聚合、取代、置換、吸附等化學反應,使之變成無味分子。

電解法是利用電解作用處理或回收重金屬,一般應用于貴金屬含量較高或單一的電鍍廢水。電解法處理Cr(VI),是用鐵作電極,鐵陽極不斷溶解產生的亞鐵離子能在酸性條件下將Cr(VI)還原成Cr(Ⅲ),在陰極上Cr(Ⅵ)直接還原為Cr(Ⅲ),由于在電解過程中要消耗氫離子,水中余留的氫氧根離子使溶液從酸性變為堿性,并生成鉻和鐵的氫氧化物沉淀去除鉻。
通過投加氧化劑,將電鍍廢水中有毒物質氧化為無毒或低毒物,主要用于處理廢水中的CN-、Fe2+、Mn2+低價態離子及造成色度、昧、嗅的各種有機物以及致病微生物。如處理含氰廢水時,常用次氯酸鹽在堿性條件下氧化其中的氰離子,使之分解成低毒的氰酸鹽,再進一步降解為無毒的二氧化碳和氮。
植物液通過高壓霧化泵霧化后,分裂成直徑小的液滴,可使植物液在需除臭的區域內與臭氣進行充分的接觸反應,反應的方式有分解、聚合、酸堿、中和、取代、置換和加成等。消除致臭成份,經除臭的最終產物不會形成二次污染。
|